汕尾市委党校坚守党校初心使命,找准党校工作与党的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培训质效,在新征程上不断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
精准发力,充分发挥基本培训机制牵引带动作用
市委党校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出的“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的目标任务,以基本培训为抓手,牢固树立“课比天大”的理念,讲全讲准讲深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学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同时,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召开校委会扩大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全体干部教职工大会、青年教师论坛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全体干部教职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市委党校全力以赴抓好全会精神的轮训培训工作,全力协助举办能力培训专题培训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组织召开全市党校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集体备课会等,将全会精神纳入党校教育培训的必修课,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更新教学内容,加强集体备课和磨课,开设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总体解读》等专题,切实推动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为推动全会精神入脑入心、走深走实,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市委宣讲团宣讲,沉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在校内、机关、社区等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并以全市正在开展的“入户联心”活动为契机,加强与汕尾华侨管理区的结对助力共建,开展“送教下乡”等活动,走进群众中带领大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以实际行动推动全会精神家喻户晓、“声”入人心,充分发挥党校干部培训主渠道、理论宣传主阵地作用。
同频对表,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今年6月13日,省委书记黄坤明到汕尾调研,赋予汕尾“西承东联桥头堡、东海岸重要支点”新的发展定位。市委党校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省委书记黄坤明到汕尾调研时的指示要求的热潮,先后召开了校委会(扩大)会议、全体干部职工大会等,传达学习省委书记黄坤明在汕尾调研时的指示要求和汕尾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对汕尾市情的认识和把握,调好频、对准表,以助力推进“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全力推动海陆丰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市委党校结合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聚焦主责主业,组织骨干教师进行精心备课,对省委书记黄坤明在汕尾调研时的指示要求进行阐释解读,配合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举办了全市“西承东联桥头堡 东海岸重要支点”主题培训、市直机关科级干部“西承东联桥头堡、东海岸重要支点”主题培训班,通过现场观摩和专题授课,引导参训人员深刻领会省委书记黄坤明对汕尾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全省学习调研汕尾市推动镇村建设及建筑业央企助力“百千万工程”经验做法现场会召开后,省内各地市、县(区)和乡镇组织来汕尾调研交流。根据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要求,市委党校成立了工作专班,主动对接各地调研团队,根据不同的个性需求,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组织好现场观摩和沿途讲解等工作,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7月以来,已对接各地来汕尾调研30批次,近1000人,得到各地来汕尾考察交流调研组的肯定。
在做好对接全省各地来汕尾考察交流工作的同时,市委党校找准结合点赋能“百千万工程”,加强现场教学点建设,在城区红草镇晨洲村、海丰县联安镇、红海湾经济开发区遮浪街道等,加快开发和完善了一批汕尾深入实施开展“百千万工程”的现场教学点、现场教学课程以及案例教学课程,使党员干部边看、边听、边议、边思,深刻体会汕尾实施“百千万工程”,产业不断迭代升级、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发生的变化,进一步提升在区域合作、产业升级、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此外,市委党校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省委赋予汕尾的全新发展定位,结合汕尾重大改革发展任务,聚焦如何做实做强承接大湾区辐射、因地制宜开发农文旅融合项目、加力开拓内外市场、加快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等重点热点问题,组织教师和学员深入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提炼出《关于塑造海鲜公共品牌的对策建议》等8篇咨政报告。近期,市委党校干部和教师在《南方日报》、《南方》杂志、《汕尾日报》等主流媒体积极发表理论文章10篇,并多次接受《汕尾日报》、汕尾电视台采访,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有针对性的决策参考。
立足特色,高标准打造红色学府
2023年6月8日,市委书记逯峰到党校调研时提出,市委党校要充分发挥特色优势,争创具有海陆丰革命老区特色的一流红色学府。今年7月,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提出“加强海陆丰革命精神系统研究,推动设立传承创新海陆丰革命精神的干部教育机构,要高标准打造汕尾市委党校等一批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市委党校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七次全会、市委八届八次全会要求,围绕“六大改革任务”及时完善课程内容体系,加快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教学改革、基本培训机制完善、市县党校一体化发展,深挖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擦亮党性教育品牌,不断激活推动党校办学质效提升的内生动力。一是打造“红色课堂”。市委党校积极挖掘利用海陆丰红色资源和汕尾高质量发展经验做法,组织教师、专家团队认真研究党性教育方案,精心设计党性教育路线,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汕尾实践系列现场教学点10余处,开发具有海陆丰特色的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20余处,并按照追忆革命故事、传承革命精神以及学习先进发展经验等主题,串珠成链,形成现场教学精品路线10条。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积极探索体验式、沉浸式教学活动,坚持把海陆丰革命精神充分融入到革命传统教育中,通过开展“重走红军路”徒步体验活动、邀请革命后代讲述红色故事等教学形式,引导学员亲临其境、亲身体会,让党性教育真正触动灵魂、入脑入心。二是创建“红色智库”。市委党校高度注重对海陆丰红色文化的深入研究,积极发表理论文章,如今年在《学习时报》刊发了《彭湃:革命者必先自我革命》《中共东江特委党校: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一所新型政治干部学校》等文章。今年7月,市委党校与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在市委党校联合举办“讲好海陆丰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座谈会,市委党校教育长李永军、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教研部主任、副教授郑向东,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馆长陈火金、讲解员林雁冰分别分享了接受央视采访录制《国家荣光——彭湃》的心得体会,并交流了从事海陆丰革命历史研究的经验和做法。近期,市委党校充分发挥党校作为哲学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作用,成立“彭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专题课题组,围绕“海陆丰农民运动、海陆丰苏维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等问题开展研讨。三是筑牢“红色阵地”。市委党校以校风学风建设为突破口,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引导全体教师潜心治学、虔诚问道、悉心育人。狠抓作风建设,将党性教育贯穿学员管理全过程,严抓入学教育等关键环节,严格学员“三个一律”等纪律要求,让学员一进党校就感受到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校园内营造出具有党校特色的红色文化氛围,让学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滋养与熏陶。
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定位激发新使命。市委党校将继续紧扣党的中心任务,积极服务大局,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稳健的步伐,不断推进党校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崭新的征程中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