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党校“三聚焦” 赋能“百千万工程”

自“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以来,汕尾市委党校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站位,找准党校工作与党的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聚焦干部培训、科研咨政和综合提升精准发力,为“百千万工程”添智赋能。

聚焦干部培训,精准育才夯实理论“底色”。接地气的理论课、贴时代的党性课、重操作的实训课、可借鉴的案例课……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为党员干部铸魂强基、补钙壮骨。汕尾市委党校通过开发一批“百千万工程”现场教学课程和案例教学课程,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滨海特色风貌提升以及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等“汕尾经验”在全省范围内交流推广。同时,不断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开展课堂互动、小组讨论、微党课、课题调研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员在实践中结合自身思考和工作实际,在“百千万工程”中实现政治能力和业务能力“双提升行动”。

今年以来,汕尾市委党校与市委组织部等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百千万工程”相关培训班15期,先后开设“全市基层干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题培训班”“全市基层干部乡村绿化专题培训班”“助力头号工程争先进位专题示范培训班”“推动海洋强市、融湾先行、产业引擎专题示范培训班”“激发深化改革破解难题专题示范培训班”等,培(轮)训领导干部1600人次。

聚焦科研咨政,精准献策提升发展“特色”。今年以来,汕尾市委党校立足工作职能,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建立“为民办实事”工作计划清单,梳理归纳6项民生项目,充分发挥师资资源,积极鼓励党校教师围绕“百千万工程”建言献策,组织教师成立党校人才服务团,围绕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到基层深入调研、发表理论文章、接受主流媒体采访等,全方位开展“百千万工程”宣传阐释。

为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双百行动”的工作部署和市委的要求,汕尾市委党校本着“党校所能,侨区所需”,深化与华侨管理区结对共建,实地调研各街道、各村社区、海苗圃基地、党建果园等地,立足华侨管理区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党校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整合软硬件资源,助力华侨管理区在基本公共服务、干部教育培训、决策咨询领域提质增效,将党校优势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发展动力。

教研咨一体化发展,干部教育培训才能更具精准性,咨询建议才能更具针对性。汕尾市委党校组织教师和学员深入基层一线,围绕有序补齐城乡垃圾治理民生短板、加快畅通农村交通微循环、人才下县入乡机制等主题开展调研,力争形成一批高质量调研成果,撰写了《关于塑造汕尾海鲜公共品牌的调研报告》《打造特色研学基地 助力“百千万工程”——关于推动海丰县联安镇建成全域研学基地的可行性调研报告》《“土疙瘩”焕发新“署”光 助力“百千万工程”》《关于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 加快推进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的建议》等,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有针对性的决策参考。

聚焦综合提升,精准绿美打造校园“亮色”。盛夏时节,浓浓绿意蔓延在汕尾市委党校校园里,绿美之笔正绘就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勾勒出绿美校园的生动景象,处处展现绿美生态建设成果。

今年以来,汕尾市委党校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绿美汕尾“大干一场”的号召,先后开展“返乡种棵树 新年更进步”、“植新绿·树先锋”主题党日暨义务植树、“我为党校种棵树,共筑绿美新校园”等活动,引导全体教职工和学员通过自愿认捐认种、开展校园绿化提升志愿行动和广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等多种形式,为绿美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校园围墙外围、湖畔、教学楼、学员楼精心种植了黄心榕球、华润楠等优质苗木,校园山坡上也科学规划了果树的种植,为校园环境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今年以来,汕尾市委党校已种植苗木近1200棵(株),并帮扶华侨管理区种植苗木380余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