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革命老区红色学府!汕尾市委党校新校区启用两周年

2022年4月27日,汕尾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2022年春季学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新校区开班,标志着汕尾市委党校新校区正式开班运行。新校区启用两年来,全体教职工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党校初心,在扎实做好新校区建设各项收尾工作的同时,稳步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体办学实力和知名度实现了新跃升,为加快创建海陆丰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贡献党校的智慧和力量。

聚焦主业主课,完善培训体系

汕尾市委党校始终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为中心内容,加强党性教育和专业化能力培训,充分发挥党校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

“近年来,我校利用新校区优质的学习环境和平台,积极拓展教育阵地,深入挖掘本地资源,突出党校特色,讲好红色故事和汕尾经济社会发展故事,不断打造具有海陆丰特色的干部教育品牌。”汕尾市委党校有关负责人介绍。

汕尾市委党校按照“一个中心、四个方面”教学布局要求,打造“总论课程+分论课程+特色课程”体系。

如何提高培训的实用性?汕尾市委党校突出“学干融合”,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聘请省委党校、高校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授课教师,在专业化培训方面重点围绕科技创新、城市规划、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领域开设课程,开设《提升干部能力的十个关系》《突发事件案例教学结构化分组研讨》《新闻发布会模拟实训》等系列课程,着力增强党员干部的“八项本领”,提高党员干部的“七种能力”。

在培训方式上,汕尾市委党校坚持严格规范、创新协同,注重“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领学员到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广东南岭干部学院、广东东江干部学院等开展异地培训和现场教学,并在培训期间指导学员开展社会调研、撰写调研报告。

“随着学校常态化开展推门听课活动,越来越多的校领导、教务科科长、教研室负责人都来当我的‘学生’。他们不但会及时了解课堂动态,还会听取教师与学员的意见。”汕尾市委党校有关负责人介绍,汕尾市委党校坚持全面从严治教、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推行研究式教学及案例式教学,探索体验式情景式教学方法,从“我讲你听”一元化教学模式向“你讲我听”和“你讲我也讲”等多元化教学方式转变,让更多学员参与到教学中来。

课后研讨、学员论坛、小组讨论……丰富多样的教学环节让学员在研讨交流、解疑释惑中实现教学相长。

课后30分钟也被充分利用起来,汕尾市委党校组织学员开展“微讲坛”,分享学习收获、交流心得体会,还开展了学员“三带来”“三留下”活动,要求学员带来一个本人工作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带来一个需要党校解答的思想理论问题、带来一个自己在工作中经历过的典型案例;结业前留下政策储备、留下师资储备、留下工作储备,为开展案例教学提供了许多“接地气”“冒热气”的教学素材。学员纷纷表示,党校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不仅是学习的殿堂,更是思想的绿洲,通过培训进一步强化了理论武装、坚定了理想信念、锤炼了党性修养、提升了能力本领。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两年来,汕尾市委党校在中青班连续开展“重走红军路”徒步体验活动,组织学员徒步到距离校区10公里路程的海丰县莲花山红军烈士陵园瞻仰革命烈士,现场聆听发生在莲花山地区的红色革命故事微党课。通过现场体验教学,学员在实践中接受红色精神洗礼,感悟传承革命精神,党性修养和斗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这是该校充分发挥汕尾红色资源优势,深入推进现场教学点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两年来,该校打造了市城区晨洲村(特色养殖)等一系列乡村振兴类现场教学点,市城区金町村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类的现场教学点,以及汕尾市“百千万工程”(绿美汕尾生态建设)科普中心等共10余处现场教学点。围绕海陆丰红色资源,开发了海丰红宫红场旧址、彭湃烈士故居与得趣书室、周恩来同志渡海处等20余处海陆丰特色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采用“主题特色+教学基地”的模式,串珠成链、连点成线,打造了“红宫红场、彭湃故里”精品路线、周恩来抢渡碣石湾精品路线等10条现场教学精品路线。

值得一提的是,汕尾市委党校还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开设了《周恩来与红色海陆丰》等8门海陆丰党性教育特色课程,同时,加快建设具有汕尾特色系列教材丛书,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了《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研究》和《彭湃研究新论》两册教材,为党性教育相关课程提供理论支撑和鲜活案例。

厚植科研咨政,服务中心大局

去年,汕尾市委党校在全省党校系统课题立项数量排名第4位,党校智库品牌越擦越亮。名次进位的背后,是该校对科研咨政工作的高度重视。

既要有“量”,更要有“质”。两年来,该校充分发挥市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作用,不断提高研究成果质量,在有CN刊号的报刊公开发表了31篇论文,其中3篇在中央党校的《学习时报》发表,一篇获得全省政协系统2023年度主题征文评选二等奖。在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2021—2022年度科研和决策咨询评奖活动,该校取得4个奖项。围绕汕尾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34个专题调研,其中13项获市领导批示。

两年来,该校举办了10余场学术交流活动,承办了广东省第二片区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研讨会和科研工作座谈会。

坚持“外引内强”,锻造教师尖兵

汕尾市委党校现有副高以上教师7人,占比44%。兼职教师91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占87%,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占94%。为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校领导带队赴中央党校研究生院、东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开展招聘宣讲活动,为党校聚才纳贤。

同时,为保证教学质量,汕尾市委党校积极建立并完善兼职师资库,聘请上级党校、兄弟党校和高校等。2022年以来,彭湃烈士孙女彭伊娜、“时代楷模”彭士禄院士之女彭洁、中央党校和省委党校多名专家教授先后受邀为学校主体班次学员讲课,进一步充实学校师资力量。

越来越多领导干部走上讲台。去年6月8日至10日,汕尾市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专题培训班顺利举办,汕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逯峰出席开班式并讲授开班“第一课”,7位市领导分别作专题辅导。

与此同时,该校以选派教师到上级党校进修学习、到基层挂职锻炼,参加调研等各种方式扎实有效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导青年教师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夯实理论功底,提高授课水平,并实行老中青“传帮带”机制,实施新进教师全程跟班学习制度,开展全市党校系统中级职称以下(含讲师)教师教学竞赛,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